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古城榆林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2025年“陕北榆林过大年”全国秧歌展演火热持续进行。来自全国16支各具特色的秧歌队以及俄罗斯、保加利亚、泰国、韩国4支国外舞蹈队轮番登场、超3000名演员汇聚榆林,推动“陕北榆林过大年”全国秧歌展演异彩纷呈。响声震天的横山腰鼓、欢乐激昂的海阳大秧歌、复杂多变的花鼓灯舞,迪庆州傈僳族传统歌舞《阿尺木刮》等节目精彩纷呈,在喜庆热闹的氛围中展现着民族大团结、文化齐绘就,跨越千里万里在榆林大地上深度交流融合。
在所有的方阵里,一支民族服饰展演方队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该方队由130人组成、身着56个民族的服装,优美的舞姿,甜美的笑脸,仿佛让人看到了我市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甜蜜幸福的生活。行进在队伍的最前方的花车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伴随着《母亲是中华》的歌声,花车上四条巨龙熠熠生辉,带着祝福与美好腾空而起,象征着国家昌盛,国泰民安;红彤彤的石榴像火焰一样,寓意着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民族服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儿女勤劳智慧的精神风貌和朝气蓬勃的创造力,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生动写照,凝结着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优秀成果。在此次展演中组建民族服饰展演方队,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更好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全国瞩目、央视聚焦、流量火爆的平台有形有感有效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一大亮点。
据悉,榆林市坚持以陕北秧歌为媒介,从2017年起连续8年举办“陕北榆林过大年”活动,开展各民族群众文化活动2300场次,参与人数超过1200万人次。丰富多彩的陕北秧歌,既为游客呈现一场国际化多元化民族化本土化的民俗文化视听大餐,又通过表演活动助推民族团结互助,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走深走实走心。